当黄浦江畔的秋风邂逅黄鹤楼旁的教育初心,一场跨越地域的德育智慧碰撞于2025年10月27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由武汉市教师发展与学生服务中心统筹规划、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精心承办的全市中小学德育管理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120位来自武汉各区中小学的德育骨干肩负“立德树人”重任齐聚一堂,以研修为桥,探寻新时代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凝聚教育合力。

✮以时代命题为导向,锚定德育研修价值坐标
“德育是立校之本、育人之基,更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关键工程。”开班仪式上,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宇霖在欢迎辞中深刻阐释德育工作的时代意义。他指出,当前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青少年思想认知呈现新特点、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新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理念融合需新突破,这些时代命题既是德育工作者的使命考题,也是此次研修班的核心靶向。

为保障研修质量,我院经多方遴选,特意将本次培训阵地选在上海。这座城市既洋溢着教育创新活力,更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此次培训不仅邀请到全国德育领域的“顶尖智囊团”——涵盖高校研究专家、一线名校长及优秀德育实践者,更围绕“家校沟通破壁”“课程德育落地”“思政课创新”“学生养成教育提质”等关键议题,构建起“理论有高度、实践有深度、案例有温度”的精品课程体系。上海市名校的访学环节,更将为学员提供近距离观察先进德育实践、借鉴可复制经验的宝贵机会,让研修真正成为破解工作难题、拓宽育人视野的“金钥匙”。
✮以知行合一为目标,凝聚德育奋进强大合力
“我们带着‘如何让德育入耳入脑入心’的困惑而来,更带着推动武汉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期待而来。”新洲区徐古初级中学书记徐怀武作为学员代表在发言中道出全体学员的心声。他表示,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多元交织,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复杂性、艰巨性日益凸显,120位学员作为武汉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既是学校德育的管理者,更应成为理论钻研者、实践创新者与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此次研修不仅是一次“充电赋能”的机会,更是一场“思想洗礼”的旅程——学员们将主动转变角色,从“管理者”切换为“学习者”,在专家授课中汲取前沿理论,在名校观摩中借鉴实践经验,在同伴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以问题意识为驱动,明确德育提升实践路径
“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仍存在学段与目标衔接不紧密、活动时效性不足、数字化赋能深化不够等瓶颈。”武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易文强科长在发言中直面当前德育工作的痛点,既肯定武汉德育工作者多年来扎根一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育人根基的付出,更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对学员提出三点核心要求:其一,带着使命学,深刻认识德育工作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关键作用,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二,带着问题学,结合学校实际聚焦重点难点,在交流研讨中寻找破解家校协同堵点、德育模式单一等问题的具体路径;其三,带着思考学,推动学习成果转化,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新模式,持续优化“一校一品”德育品牌,让德育工作真正贴合学生成长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此次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管理高级研修班的顺利开班,既是武汉与上海两地教育资源深度联动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德育工作者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具体体现。正如开班仪式上各方共识:德育工作没有“休止符”,育人使命永远“在路上”。相信通过此次研修,120位武汉德育骨干将带着前沿理论、先进经验与创新思路回到工作岗位,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德育实践创新,为武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教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