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后备干部队伍,对于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强国梦意义深远。7月20日,利川市“百千万教师梯队成长工程”市级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及教育后备干部培训班在武汉顺利结业,来自利川市的教育后备干部们历经7月15日至20日的密集学习与实践,收获满满,载誉而归。此次培训在武汉举办,充分借助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员们提供了高规格、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开班启程: 以梦为马,整装待发
7月16日,利川市“百千万教师梯队成长工程”市级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及教育后备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武汉隆重举行。川市教育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带着组织的嘱托、同事的祝福与自我的期许,开启了这场“充电蓄能”之旅。此次武汉之行,是一次“借智借力”的成长之旅,更是一次“对标先进”的思想洗礼。
多元赋能: 深耕细作,多维成长
此次研修课程设置“精准滴灌”,既有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又有名校实践的经验萃取;既有岗位修炼的方法指导,又有数字时代的思维突破,真正实现了“理论+实践”“传承+创新”的深度融合。

国学铸魂: 汲古润今,涵养智慧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教育创新同样需要这种‘变’的智慧。”武汉大学李敬一教授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才素质》讲座,以《论语》《孟子》中的教育智慧为引,结合当代教育场景,为学员们打开了一扇“古为今用”的文化之窗。“原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理念,穿越千年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名校访学:沉浸体验,解码精髓
名校访学是此次研修的“实践课堂”。学员们首站走进武汉市洪山区实验小学——这所以“爱”为底色的“新型高质量学校”,智慧校园系统实时呈现课堂动态,无边界学习空间的创意布置让“学习发生在任何角落”的理念具象化。“他们的‘项目式学习’不是简单的活动,而是贯穿学科融合、素养培育的系统工程。”第二站来到武昌实验中学,这所百年名校的“红色基因”与“高考传奇”令学员们深受震撼。从校史馆里“抗美援朝老兵校友”的事迹展陈,到课堂上“AI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创新实践,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名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教学成绩,更是文化积淀与创新活力的融合。”

境界升华:专业精进,格局突破
“后备干部不是‘储备干部’,而是‘准管理者’。”武汉市粮道街中学校长向进的《学校后备干部的岗位修炼》讲座,结合自己30年校长管理经验,用“带队伍要‘严爱相济’”“抓落实需‘闭环思维’”等鲜活案例,为学员们拆解岗位修炼的“方法论”。余婧老师的《做建设教育强国路上的有为干部》,则从宏观视角为学员们锚定坐标:“教育强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节课堂、每一次家访、每一项政策落实中。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教育人——‘顶天’是胸怀国之大者,‘立地’是扎根教育现场。”
技能锻造:拥抱数智,赋能未来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学员们急需“充电”。华中师范大学上超望教授的《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应对提升》讲座,通过“AI助力课堂”“虚拟仿真实验”等案例,揭示了技术如何重构教学流程;“未来教师的角色将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设计者’,管理者的核心能力则是‘整合资源、引领创新’。”
针对教育管理中的“痛点”,马瑜波老师的《非暴力沟通技巧》通过情景模拟,让学员们学会“先共情再沟通”;李妙颜副教授的《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则以“校园舆情应对”为案例,拆解“黄金4小时”响应机制;董彦旭校长的《下好协同一盘棋,画好共育同心圆》则用“家长课堂”“社区实践基地”等案例,诠释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这些技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直接用到工作中的‘工具箱’。”
能力测评:以评促学,破茧成蝶
7月17日下午,一场“成长体检”在研修班悄然进行——结构化测评与无领导小组讨论,为学员们提供了自我审视与团队碰撞的平台。学员们通过“突发事件处置”“团队冲突调解”等情景模拟题现场作答,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原本略显拘谨的学员逐渐打开思路:从“如何缓解家校矛盾”到“如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思维碰撞的火花点亮了整个会场。艾建红教授点评道:“方案逻辑清晰,但缺乏对资源整合的具体规划”……刘期锡教授总结时说:“测评不是终点,而是自我认知的新起点。希望大家带着这份‘成长清单’,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提升。”
结业礼成: 薪火相传,再启新程
7月20日,结业典礼在武汉隆重举行。三大班学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成长时刻。后备干部班在典礼中尽显风采。李翔代表班级作《蓄能珞喻路,点亮清江源》主题汇报,他以“珞喻路的七日研磨”喻“清江教育的未来深耕”,用视频的形式向大家分享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转化”的蜕变历程:“在华师的每一堂课,都是为利川教育蓄能;每一次讨论,都是为清江两岸的孩子点亮希望。我们将带着‘三度修炼’的感悟,把‘扎根深度’‘拓展宽度’‘眺望远处’的成长,化作推动家乡教育变革的实效。”
文艺汇演环节,后备干部们以朗诵《我们都是追梦人》拉开序幕。“纵使风雨雷电,我们的目光坚定不移,纵使骇浪惊涛,我们的信仰永不言弃……” 激昂的声线里,藏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随后合唱《追梦人》,旋律悠扬却饱含力量,唱出了后备干部 “不负韶华、勇担使命” 的共同心声。歌声未落,掌声雷动,这既是对表演的肯定,更是对这群教育 “后浪” 的期许。

典礼上,利川市招生考试服务中心主任牟伦武主任为优秀班干部授予荣誉证书,师训股负责人兰中海股长为优秀学员授予荣誉证书,鲜艳的证书映照着奋斗的足迹。班主任的培训回顾短片中,七日学习的点滴瞬间徐徐闪过 —— 课堂上的专注眼神、讨论时的思维碰撞、访学时的求知脚步,都成为学员们 “砺剑成锋” 的生动注脚。

结语蜕变: 从研修者,到奋斗者
一周的学习,是一次知识的“补给”,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学员们带着武汉名校的“经验锦囊”、专家教授的“智慧锦囊”、同伴互助的“友情锦囊”踏上归程。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更是接力传承的事业。利川市教育后备干部们将以此次研修为起点,把“学”的成果转化为“干”的实效,在三尺讲台外书写教育管理的新篇章,为利川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教育强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