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华大新闻-华大新闻详情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 ——我院积极参与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2019年年会
来源:华大教研院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9-12-03 | 5449 次浏览 | 分享到:

细闻南湖波浪涌,轻舟载丹忱。2019年12月1日上午8:30,中国教育学会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2019年年会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开幕。秉承着“求实创新,忠诚奋发”精神的华大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位专家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路径

作为教师培训领域的积极践行者,我院紧跟行业发展现实形势,院长李兵带领我院课程研发部积极参与本次联盟年会,提升我院教师培训者专业化水平,在瞬息万变的当下紧跟教育的时代发展浪潮,探求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最新路径。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2019年年会现场

教师培训者联盟年会是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精心打造并长期举办的品牌学术活动,是为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打造的学术盛宴。本届年会“培养未来教师 开创教育未来——互联网+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聚焦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培训的沿革与发展、理论与实践,从教师培训的需求出发,汇聚教师培训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智慧,通过主旨报告、分论坛报告、最佳实践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促进全国各地教师培训管理部门、相关高校和培训机构之间的专业交流,共同探讨信息化时代教师培训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实践

         南湖水畔  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湖北省教育厅教师处处长童静菊先后致辞,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发表讲话。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及“理论引领”主旨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左一

湖北省教育厅教师处处长童静菊左二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右二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右一)

 

          主旨报告  理论引领

          聆听时代旋律,创新师训格局: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质量教育正从培养标准化人才向培养创造性人才转变、从增负担向增效能转变、从厌学向乐学转变。面对这样的时代命题,袁教授指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应从培养教师教书能力向培养教师育人能力转变、从分科主线向综合整合转变、从标准化学习向个性化学习转变。袁教授运用多种分析模型从重构专业发展、引导培训迁移、实践导向创新三方面详细阐释了高质量教师教育的转变策略。

在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相对完善的大环境中,于副院长清醒地意识到当前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仅仅局限于政治理论与党性教育、而未向专业能力提升、知识结构完善的方向不断扩展。他以组建参谋部或智囊团、打造强有力主阵地、共建共享资源库、探索合作路线图的四步法为各位培训者提供了实施干部培训的有效战略方针。


 

中国教育学会袁振国副会长(左)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京天副院长(右)

 

         镌刻育德初心,谨记发展使命:

张春柳调研员回顾国家推行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沿革,解读了中央关于教师培训的政策文件,并引用大量国家项目实施案例,引导培训者们高度重视新时代教师培训工作、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培训方向,并呼吁培训者们从大处着眼、细处落脚,共同建设教师培训高质量、高水平实施的新局面。

尹副会长则高瞻德育远景,正视当前部分学校德育实施“两张皮”的现状,点明德育是从改变生活轨迹到提升专业素养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改变,并建议培训者们依托教育实践场域,践行育德教育规律,将接受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相结合,引导专家进行情景化教学、引导学员进行应用化学习,在传统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创新师德培训方式,提升师德培训实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张春柳调研员(左)

中国教育学会尹后庆副会长(右)

         分区论坛  实践智慧

         分论坛一:面向教育未来,培养未来教师

培训理论与前沿是教师培训的基础,是教师培训目标的奠基之石和定弦之音,是明晰和确定培训目标的前提。分论坛一立足教师培训理论、放眼教师培训前沿,基于工作场域、行动导向,巧妙应用转化学习理论、胜任特征理论,为培训者们面向教育未来、培养未来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王金涛研究员(左一)

中国教师研修网朱立祥副总编(右一)

吉林教育学院王姣姣博士(左二)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李笑樱博士(右二)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凌云志博士(左三)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倩博士(右三)

 

         分论坛二:聚焦课堂实践,重构培训体系

培训课程体系是实现培训目标的载体,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是保障和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培训课程设计在整个教师培训工作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分论坛二以促进实践智慧发展的教师培训设计为主题,围绕课程设计思路和方法,多位教师培训专家以实践中的探索成果为依据,提出逆向设计培训课程、实践性课程开发、指向课堂应用能力的教师培训设计等课程设计新思路,给在座各位培训者带来深刻启发和深入思考。



 
吉林省教育学院宋海英教授(左一)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院长(右一)

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总编张晓明教授(左二)

乐高教育学院培训经理Mads Lemvigh Fog(右二)

深圳市平冈中学刘静波校长(左三)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吴甫光书记(右三)

 

         分论坛三:倡导数据驱动,推动培评互促

在高质量教师教育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教师培训质量这个永恒的命题,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则是当前培训者们普遍面对的棘手难题。一份精准、科学、完整的项目评估报告,对于教师培训项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论坛三中,各地培训专家以“教师培训的质量评估”为切入点,结合各自的项目评估经验和做法,分别从培训评估环节与视点、校本研修品质评价、教师培训评估体系构建、课程质量评价等角度进行了专题分享,为培训者们不断完善培训评估标准与方法开创一片新的蓝天。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孟繁胜教授(左一)

大连教育学院王冬凌院长(右一)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沈伟院长(左二)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干部教育学院苏争艳副教授(右二)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魏非副教授(左三)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张怀浩副研究员(右三)

 

          分论坛四:接轨信息时代,精准对标设计

面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汹涌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众高校、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机构作出积极应对,争当师训弄潮儿,涌现出大量生动的实践案例:制定精细化管理标准、进行大量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将近千余门教师培训课程去芜存菁;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课例研修,创新教研模式,切实提升教师工作坊研修成效;铺设师训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显著加快管理服务效率、提高师训综合效益;设计结果导向、精准对标的培训项目,追溯教师培训初衷,切实贯彻培训提升教师课堂实践能力的重要使命;大胆创新尝试、长期实践完善微课程资源,建立解决中小学新任教师入职困惑的海量微课数据库;运用大数据统计及人工智能技术,推动SPOC课程凌驾基础层、突破视频会议层、深入教学应用层,完整还原真实课堂,保障网络教学实效;构建网络研修社区,建立学习小组“金三角”,助推任务式混合研修,优化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新范式……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左一)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右一)

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左二)

吉林省教育学院(右二)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左三)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右三)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左四)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右四)

 

         规划实践  对话未来

回顾历史沿革,立足教育当下,是为了勾通和对话未来。主旨报告二点明教师培训新阶段能力提升重点,狠抓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强调创新“互联网+”培训模式,推进民族地区教师发展;深耕乡村沃土,打造区域信息化应用新高地,为培训者们以变迎新、联合联动、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河南省教育厅毛杰副厅长(左一)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中心吴砥教授(右一)

贵州省黔西南州教育局陈丽芬总督学(左二)

奥鹏教育教师教育中心王冬冬总编(右二)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教体局许雯副局长(左三)

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主任卢子洲研究员(右三)

 

         大会闭幕  会旗交接  

闭幕式上,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主任(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卢子洲研究员做总结报告。教师培训者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教授主持会旗交接。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代表赵洁慧副书记代表下一届年会主办方致辞。


 

接续奋斗,薪火相传

据悉,本次培训设置了1个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特邀全国30余位教育名家,在短短两天时间里,进行9场主旨报告和26场观点报告,向500余位培训者分享了各成员专家学者对我国教师培训工作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辉煌成就,为培训者们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上提供借鉴与启发,为我国教师培训信息化发展组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事业共同体。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经历数百个培训项目的打磨,华大教研人正是怀抱着一颗“求实”初心,不断践行着“创新”弘志,积累下丰富的实践案例与管理经验,助推着一批批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跨越专业成长困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而今放眼师训领域广阔的蓝天,面对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挑战,华大人正不断更新培训观念、接轨信息化建设新时代,拓展培训视野、步入专业化发展快车道,创新培训模式、唱响现代化教育最强音!


 

求实创新,忠诚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