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悄然而至,这对于我而言,即将是新高一的思想政治教师,注定是不平凡的。8月中旬突然接到市教研员吴望民老师的电话,吴老师特别建议我能参加8月下旬在上海举办的马鞍山市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之后学校经过校办公会研究决定选派我参加。原本教育局分配到我校的名额只有一个,但权衡之后加上了我的名字,我感觉到既是压力,又是动力。
2018年夏,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悄然而至,这对于我而言,即将是新高一的思想政治教师,注定是不平凡的。8月中旬突然接到市教研员吴望民老师的电话,吴老师特别建议我能参加8月下旬在上海举办的马鞍山市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之后学校经过校办公会研究决定选派我参加。原本教育局分配到我校的名额只有一个,但权衡之后加上了我的名字,我感觉到既是压力,又是动力。
这次培训是语数外、文综和理综所有学科都有,分为了三个环节:集中学习环节、名校参观环节和分班学习与交流环节。此外,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样样俱全,培训形式多样,内容异彩纷呈。
一、集中学习,专家引领
2018年8月20日,我收拾行囊,抛开家庭的琐事,入住上海维纳斯酒店。8月21日开始了集中学习,主要是聆听专家的讲座。
在专家讲座中,我聆听了上海专家的讲座,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要件与课程教学创新》到《从教师走向学习设计师》,从《新高考下的办学格局与走班管理》到《高考改革与课题转型》……一路走来可谓一路风景一路歌。专家们有此次培训的主办方华东师范大学德高望重的金忠明教授,有上海市特级校长花洁女士和凤光宇教授,还有上海市的一线教师建平中学首席教师廖飞老师。在他们的引领下,我的情绪也经历了由触动、困惑、警醒到反思这样一个历程。虽然对待某些专家的理念我也会保留意见,但是无疑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启迪、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难得的文化大餐。专家们凭借自身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的研究,向我们传递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幽默的语言,精彩的实例,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让我明白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需不断深化,新高考、新课程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必须转变自身尽快投入。
二、分班学习,体现特色
培训期间,除了各学科的集中学习之外,还安排了分班学习,文综班的老师们聆听了上海市历史特级教师邵清老师的《综合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她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鲜活的指导。之后,在互动研讨中,老师们也将自己的疑惑与邵老师分享与交流,真是收获满满。
三、实地参观,眼见为实
短短的几天的培训,还特意安排了实地参观环节,我们还走进了一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校方领导为我们介绍了学校光荣的历史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就新中高中在高考变革中所采取的教学新模式娓娓道来。语言随和,让我们如沐春风,醍醐灌顶。遗憾的是学校正在进行基建,所以我们没有机会进入馆室参观,但仅仅从外观来看,已经感受到了她的人文气息,依然不虚此行!
短短的4天培训业已结束,留给我的是一个个感动的瞬间,一次次震撼的主题和一件件鲜活的实例。感动于主办方华东师范大学几位年轻老师的全程精心陪护,震撼于上海市诸多专家与一线老师们对新高考、新课程的全情投入,同时也被那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所吸引。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既有“形而上”的理论关照,也有“形而下”的教学案例,足矣!通过此次培训,我更加坚定了信念,面对新高考、新课程,我必须适时转型,我一定要做一个精致的人,不断思考也不断学习的人,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全新站位,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学生学习困惑中的引导者,探索中的支持者和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未来,我将凝聚智慧、情感、观念、精神和勇气去努力,并且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我相信我会找到我属于我自己的“C”位,让我的课堂更加精彩,我会带着我的孩子们走出一路的风采!我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