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落实家庭教育、提升家长素质、增强教育合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养,提高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能力,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了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好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家校联系,推进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倾心家访,家校共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培训目标
1、组建队伍,营造环境。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教育中长期规划,逐步完善家长学校建设,开发家长学校系列校本课程,定期开课教学,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打造青年教师专业化知道团队,提升家校共建。
2、开展培训,提升素质。加强家长培训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 “土专家”,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指导家长科学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家校互动的渠道,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
3、家校互动,增强合力。增加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深入了解的机会,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谦让、遵守规则、敢于担当、勇于克服困难;搭建网络平台,拓宽家校沟通交流的渠道,用好班级qq群与微信群,创造家校随时随地互通信息的条件,营造家校教育无缝对接的环境。
三、拟定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01
|
家庭教育思想方法探究
|
4学时(半天)
|
02
|
家庭教育三维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
4学时(半天)
|
03
|
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钢性需求
|
4学时(半天)
|
04
|
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人生
|
4学时(半天)
|
05
|
青春期有效碰撞
|
4学时(半天)
|
06
|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与实践
|
4学时(半天)
|
07
|
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
4学时(半天)
|
08
|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家庭教育
|
4学时(半天)
|
09
|
落地生根——扎根社区的家庭教育社会工作
|
4学时(半天)
|
10
|
香港家庭教育与家庭社会工作
|
4学时(半天)
|
(可根据需求备选课程)
四、拟聘专家
1、李晓凡: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 高级讲师 省学科带头人 省师德先进工作者;教育部专家组成员。全国德工委理事 班主任及师德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规划教材 德育活动课教材主编。全国十五科研课题先进工作者。教育部 全国妇联 共青团中央、 家庭教育专家组成员 报告团成员 全国优秀家长 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 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 全国家庭教育卓越贡献奖
2、谢小琼:中国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组“好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员、中国养成教育指导师、中国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3、张和清 :教授,副系主任,社工专业负责人。倡导并践行日常生活化的城乡合作社会运动及行动研究。教学及科研方向涉及社区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边缘群体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
4、伍建新:香港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义务总干事、香港注册社工
5、罗观翠: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大学博士、新西兰威灵顿大学公共政策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学士、香港大学潘锦溪商业研究学院管理顾问文凭,香港资深注册社工。
6、霍雨佳 :中国儿童中心科研与信息部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校外教育专委会秘书长
7、汪海燕: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海燕系诉讼法领域知名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中央政法委、教育部“双千计划”人才
8、刘 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香港泛华科技集团合资企业———北京经华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五、专家资源
近年来培训、咨询经验及专家资源,拥有来自教育部国培专家师资库、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武汉市教科院、湖北省内示范性中小学专家及一线骨干教师、全国特级教师等丰富专家资源。
六、培训形式及时间
采取省外集中培训与分组自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培训时间:2017年。
七、考核管理
由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承担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对学员的作业、考勤、参与研讨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培训结业证书”。
八、服务收费
服务费用根据各院校具体服务要求,由双方商定,提供正式培训、咨询发票,具体付款方式双方协商约定。
九、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027-67867360 辛亚莉:13026160307
官 网: www.hsdnu.cn www.hdyjy.org.cn
Q Q: 799387830
邮 箱: 7993878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