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
    基础教育  /  Basic education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教育评估-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详情
袁浦中学这套评价体系“四两拨千斤”
来源:杭州日报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7-09-14 | 5505 次浏览 | 分享到:

       评价有如一根指挥棒。只有它挥动得当,整台音乐会才会和谐动听。

  
       教育评价的力量正是如此,它的一举一动,直接牵动着教育的命脉,影响着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学校文化。近年来,西湖区致力于教育评价改革,区域层面以项目制监测促进关键能力提升,推动育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帮助学校牢固树立“分数+综合素养”的评价理念。同时,各中小学根据自己办学的文化积淀,创建了接地气、有特色的评价制度,在推动教育前行的道路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今天,我们走进第一所学校——袁浦中学。

  
       亮点所在

    ★晋级式评价方式 让学生有不断往上冲的动力

  “你应该”,是一种被动状态;“我能够”,才是积极主动。袁浦中学的晋级式评价体系,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前者步入后者。

  所谓晋级,是不断上升的台阶:在平时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学生因各项表现优异,会得到奖状,积累到三张可换一张“璞玉卡”,然后两张“璞玉卡”换一张“宝石卡”,两张“宝石卡”再换一张“钻石卡”,最后两张“钻石卡”换成一张“五行魅力学生卡”,登顶成为学校荣誉榜上的“五行魅力学生”。不同的级别,会有相应的奖励,如入团优先、中考保送加分、道德和素养评A等。

  晋级最高级别取名“五行魅力学生”,指向的是学校提出的健行、力行、思行、果行、美行的“五行”校园文化。“这卡换那卡”,听起来简单,实践中却需要初中三年的坚持。据了解,近三年来已有39位学生获此荣誉,获得时间都在初三下学期。

  
      ★多维度的评价标准

  指向学生的发展性综合素养

  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综合的,不能是片面的,这是袁浦中学这套评价体系的气质所在——综合素养!

  在小组合作的课改大背景下,经过日常分数积累,学校每月对九大项目统计评选一次,入选者就可以获得各类奖状:如体现学生管理能力的“优秀行政组长”、“优秀主持人”、“优秀小助手”,体现道德素养的“文明之星”,体现学科实力的“点评之星”、“展示之星”,体现互助合作意识的“同伴导师”、体现积极努力的“进步之星”、体现实践能力的“活动之星”等。

  由此可见,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业成绩到综合素养,全都囊括其中。此外,除了以上个人项目外,还有学习小组和班级的激励展示平台。

  
      ★立体式的发布平台

  充分发挥出榜样的激励作用

  全校师生到场、一路红地毯、家长陪同上台、总校长颁奖,这就是袁浦中学为“五行魅力学生”举行的隆重的颁奖典礼,但凡有一位学生获得就立即举行,也被温暖地称为“一个人的颁奖礼”。

  批评是要悄悄地,但表扬一定要大声地,这是袁浦中学的教育共识。除了“一个人的颁奖礼”外,学校还有一整套立体式的发布平台:学校大门进来的必经走廊,就是“五行魅力学生榜”,三年一轮回,获得“宝石卡”以上的学生的照片就全贴在上面;每个班级的走廊上,每月优秀的个人、小组和班级也全都展示出来;还有在食堂旁的橱窗里,推出以学期为单位的班级和小组最优汇总展示。

  
      教育功力

   ★把全体学生都包容进来

   不断鼓励他们一步步成长

   就在前两天,初三(1)班的俞雯静,经过三年积累,成为学校最新一位“五行魅力学生”,也是该届学生中的首位获得者。她大方地说,其实原本她比较内向,课堂上也不太积极,可是当了学习小组组长,就得担起责任。“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时,我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因为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时,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整套评价体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是针对少数名列前茅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长的道路。

  现就读于西湖职高的陈黎明,是一名“宝石卡”获得者。他坦率地说:“刚进初一我就上了‘黑名单’,经常因为行为习惯太差给小组扣分。后来,小组的合作意识影响了我,我开始学会克制情绪,成为进步之星,按时上交作业,成绩也进步了。”

  邵海鸿,是学校的第5位“五行魅力学生”,现就读于海宁卫校。他说,评价系统激励着自己前行,一步一步不断调整着自己,实现一个小目标,更换一个小目标,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前行路上,我的性格、为人处事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的提高,我自己都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变化。”

  该校第2位“五行魅力学生”,现就读于杭二中的傅浩东,说出了很多袁浦中学学子的心声:“特别感谢初中的三年,离开“袁中”大门时,我问自己:初中三年里有什么能够成为我迈步漫长未来的精神支柱?是学校的‘五行’文化!”

  
      ★老师说制度也让他们“得益”

  班级进入良好的竞争合作状态

  这一套评价制度,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在让老师们“得益”!

  胡国娣老师,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尤其对我们班主任来说,对班级管理真是帮助太大了!”她说,班上有一名学生,被大家戏称为“徐爸爸”、“徐老师”,因为他长期把小组管理得井井有条,经常被评为优秀行政组长。大到运动会文艺汇演,小到每天的早自习卫生扫除,他都无微不至,妥善协调各组力量,解决问题,在班中威信很高。“而在我们班里,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班主任自然也‘省心’了很多。”

  张达福老师也是感同身受:“最好的一点,是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都培养起来了。”他说,这套评价体系,建立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前提下,学生在组间竞争的同时,需要的是组内的合作,在活动中要和他人进行交流,合作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这些对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是整体中的一个个体,学生个体的表现都会影响小组最终的评价结果,小组组员在互相约束和监督中,自我的责任意识就会慢慢增强。”